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今天,闵行区31个智能电话亭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。 新一代的电话亭——“Hello老友亭”增添了新的功能,通过“无输入化”方式方便老年人操作,使老年人、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共享智慧数字发展的最新成果。
时代在进步,数字化设施越来越先进,但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难以适应时代变化,不会上网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在出行、就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,面临“数字鸿沟”问题。
为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,今年闵行区政府以老年群体熟悉和信任的旧式电话亭为切入口,将智能电话亭建设纳入了“为民办实事”项目,联合莘闵电信局,升级改造城市老旧基础设施。
“考虑到智能电话亭主要服务对象为老年人,电话亭多选址在老人较多的住宅小区、医院、养老院、菜场、公园、助餐点和中小学校等场所周边。”闵行区科委副主任、信息委副主任吴畯说。
“Hello老友亭”相较于手机操作更加简单便捷,只需在智慧信息屏上点击一到两下即可。点击“一键通”,长按旁边红色按钮,即可呼入24小时人工客服,获得预约就医、政策咨询等服务;点击“一键叫车”,即可自动定位所在地点,选择“刷脸叫车”或者“手机号叫车”;点击“养老金查询”,放置社保卡或身份证即可查询养老金到账情况;点击“15分钟生活圈”,可看到周边医院、社区食堂、政府服务机构等信息;听障人士可以通过“手语12345”拨打热线电话,连接到手语客服坐席,享受手语资讯、建议、查询等服务。
“听说家门口新建了一个智能电话亭,过来一看外观很好看,保留了传统电话亭的感觉,还新增了很多功能,像养老金查询,拿身份证或者社保卡,在电话亭一刷就可以看到了。”卢阿姨现场体验后说道。
72岁的徐叔叔尝试使用“一键叫车”功能,顺利打到了出租车,智能信息屏上显示出租车正在前往电话亭所在的位置。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莘闵电信局分公司总经理、党委书记孙麒蔚介绍,此次闵行电话亭的升级改造,初衷正是为了帮助老年群体跨越“数字鸿沟”,打造具有闵行区域特色的“15分钟生活圈”。小小的一座电话亭连通了属地街镇内“党群服务中心”“社区食堂”等本地公共服务机构,形成了“一亭一号一网”联动的适老数字服务体系。
通讯员 熊培杰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