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4万名大学毕业生申请入住获得批准 武汉人才公寓里七成住客系硕士博士

【来源:长江网】


(资料图片)

李慧在江夏区联投星域人才公寓里练习舞蹈。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

早上8时,陈家辉从武房趣家德成香奈人才公寓出来,买上一份早餐,乘坐地铁直达杨园站,出站走几分钟就到了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。在这里,他开启自己忙碌的一天。

晚上11时下班是常有的事,他说:“每天都会面临新难题,每次都是新的挑战。对于从事人工智能融合设计方案的我来说,必须不断创新自己的思路。”

如今,越来越多和陈家辉一样的年轻人,留在了武汉,在这座城市拼搏、创新,和城市一同成长。

“我是湖北人,我的根要扎在湖北”

“90后”博士陈家辉,老家在湖北黄冈。去年5月,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,他选择来到武汉就业,应聘进入铁四院工作。

“我是湖北人,我的根始终扎在湖北。我想用自己所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为湖北经济发展作贡献。”陈家辉说,自己一直根深蒂固地认为,可以在外面闯荡,可以在外面学习新东西,但最后一定要回到自己扎根的地方,所以在多方考虑后,他选择留在离老家较近的武汉。

陈家辉告诉长江日报记者,他现在是工作站里的博士后,研究人工智能在桥梁、轨道、高层建筑等方面的运用。做课题需要掌握行业前沿方向,如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,就需要运用人工智能去测量各种状态响应,包括应变、位移、震动之类的监测数据,评估结构的健康情况。

“我遇到的问题始终都是新的,我需要通过创新不断解决这些新问题。”陈家辉说,他除了将自己博士阶段所学运用到工作中,还得不断学习。即便下班回到人才公寓,也会继续充电,学习土木工程领域、人工智能领域、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研究论文。同时他还经常出差参加学术会议,与同行业的顶尖人才探讨新方向和新技术,时刻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。

陈家辉说,他见证了一年多来武汉的变化:“武汉的人才政策好,像我住的复古风人才公寓就特别受欢迎;就业环境也不错,拿我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来说,武汉有好几家行业领先企业;武汉的枢纽优势越来越明显,城市发展前景可观。”

“每月租金减免1500元后相当于全免”

“95后”女孩李慧住在江夏区联投星域人才公寓。2016年,李慧从湖北十堰考入武汉轻工大学,2020年研究生毕业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。

“外企对人的创新思维要求是很高的。”李慧说,这就要求她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,“我们公司是做汽车转向系统的高新企业,虽然我做的是党务工作,但一样得学习技术领域的知识;我学的外语专业还时常运用到与外资企业的国外客户交流中,工作之余都在不停地给自己充电。”

李慧的业余生活安排得很丰富:坐公司班车不到半小时就能回到公寓,先上一堂线上舞蹈课,学习古典舞;再到公寓瑜伽班或健身房去锻炼;晚饭后,在网上与外教一对一在线学习。“这些都是我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本技能。”

李慧经常和公司的技术组同事到上海、南京等城市出差,了解前沿技术和专业知识,也为自己的党务工作积累经验。她还在备考技术类证书。

“武汉在创新,我也在不断创新。”李慧说,她来武汉7年,见证武汉交通越来越便利,城市配套越来越齐全,人才政策越来越好。“我的条件满足武汉人才政策,每月租金减免1500元后相当于全免。”李慧说,她越来越喜欢武汉这座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城市,已经看好了理想的楼盘,准备在武汉安家。

公寓离公司只有10分钟路程

2018年6月,湖北宜昌小伙罗才智研究生毕业后,到深圳一家高新企业从事电子硬件销售类工作。“刚毕业时想着出去看一看,总觉得沿海地区高新产业发展会更快。”

但在外闯荡一年后,罗才智的想法有了变化。“我仔细观察发现,武汉的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很不错,近年对人才的扶持也越来越好,而且离老家近,我就想到武汉试试。”

2019年,罗才智进入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,成为一名高科技产品销售人员。为了上班方便,他住进了离公司仅10分钟路程的之寓·未来人才公寓。

罗才智说,他从来没有间断过学习和创新,虽然芯片行业和之前的电子硬件行业不同,但又有相同之处。有了之前的硬件技能知识基础,他不断学习芯片方面的专业知识,总能提出不少基于芯片的创新产品方案和创新服务方案。

“我们这个行业本就是创新性很强的行业,没有创新意识和学习精神的人很容易被淘汰。”罗才智说,他收集客户提出的各类问题,再向公司的技术人员请教。“我虽然是销售人员,但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,对芯片这样的行业来说,必须懂技术,才能做好销售。”

“我很看好武汉的发展,这是一座很有活力的城市,目前我已经在武汉买房,会一直留在武汉。”罗才智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让大学毕业生在武汉“留得住”“住得好”

2014年,我市放宽户籍限制,将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,由此诞生武汉最早一批大学生保障性住房。2017年,第一批人才公寓正式面世。

市房管局介绍,最初各区筹集的房源不能完全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,如有些房源位置较偏,交通不方便;有些房源虽地处市中心,但八折优惠后租金仍较高。因此,前期我市大学毕业生租赁房的申请人数与目标设想存在一定距离。

2022年,武汉对人才安居政策进行优化升级,人才安居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。各区采取“四个一批”(新建、配建、改建、盘活)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,全方位满足留汉大学毕业生居住需求。

“从人才公寓这些年入住的人才结构看,也发生了很大变化。”武房趣家人才公寓运营主管熊仁强介绍,2017年武昌区推出首批人才公寓,当年入住毕业大学生的本硕占比为7∶3,现在本硕占比变成了5∶5。对此有同感的之寓·未来人才公寓项目负责人介绍,统计人才入住情况发现,目前公寓内入住的大学毕业生中硕士博士占比达到了70%。

市房管局介绍,近年来我市不断出台系列大学生留汉安居政策和举措,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在武汉“留得住”“住得好”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市累计建设筹集人才租赁房项目219个,房源4万套(间),房源面积191.49万平方米,全市人才租赁房累计申请5.98万人次,审核通过3.91万人次。

关键词: